淮阳新网

查看: 62009|回复: 0

走向永恒的美好

发表于 2024-1-22 15:39: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移动
                     走向永恒的美好
               
                 陈州高级中学  东门之雪。

       2023年12月1日上午,煦暖的阳光柔柔的洒在高楼上,洒在广场的青石板上,让铺满青石的广场泛着冷白的光。
      德臣兄来了,在这个零下二度到零上八度的冬日。
       德臣兄本来是来找数学老师求证他的一个数学思想的。
       于数学,我不是太懂。听着他与数学老师在电话里的讨论,我默默的站在一旁,不打扰。
室外的阳光斜了斜,办公室里有刚烧开的白开水,袅袅的泛着白烟。
       德臣兄敞开了话题,谈诗,谈感悟,谈这些年的所思所想。
       翻看着他工工整整的写在一张张笔记本册页上的文字,我知道,这些年来,他一直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
       王国维曾言,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无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回顾德臣兄所走的创作之路,我想也正契合了这三句话。
      我与德臣兄已相识多年。一九九五年的秋天,我与他同乘一辆列车,同登一艘轮船,远赴辽宁盘锦市实验中学考察。至此之后,之后几十年来,一直未有中断联系。
先是听说他又创作了《卜算子·雪莲》,中有“攀上悬崖百丈冰,觅得莲花俏”之句;后又听说他开了一个公众号,吸引到我去看他的新作《一个偶然的发现》。
       读文亦读人。
       我总觉得德臣兄是一个有着真性情的人,他总是以一颗真诚的心、真诚的眼睛去看尘世中的人,更以诗人的质朴去揣摩、感悟着自然界的花花草草。有了新的感悟,便欣然落笔。写作的时间更是精确到点,精确到分。
在这个物欲横流,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纷繁的世界中,德臣兄坚守在文字的海洋,痴心未改。
闲谈中,德臣兄随手写下了早些时候写的《枇杷树和桂花树》

桂花树先栽,
枇杷树后栽,
桂花树是姐姐,
枇杷树是弟弟。

桂花树娇小
枇杷树高大
弟弟比姐姐
高出一大截。

桂花树在北,
枇杷树在南,
弟弟比姐姐得到
更多的阳光的爱。

桂花树善良,
没有抱怨,
春天和秋天
都散发着醉人的芳香。

枇杷树感恩姐姐,
爱恋着姐姐。
冬天开出洁白的花,
夏天结出金黄的果。

枇杷树和桂花树,
紧紧依偎在一起。
走过生命的风雨,
岁月的沧桑,
走向永恒的美好!

       我说去年的冬天这首诗我已经拜读过了,但不知推动你写这首诗的背后的故事。
       德臣兄呷了一口白开水,缓缓的说道:“这实际上写的是我和妻子的故事,她的年龄比我大一些,几十年风风雨雨,家里的事儿几乎都是她操心了。”只此一句话,让我在一瞬间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对这首诗也有了全新的理解。
德臣兄以物喻人,他把妻子比成了桂花树,把自己比作了枇杷树。姐弟之称,娇小和高大,实际上也是生活中的真实写照。
       在几十年的相濡以沫中,在年复一年的琴瑟和弦中,他的妻子相夫教子,为这个家日夜操劳,无怨无悔。这种感情从德臣兄用的“善良”“醉人”“爱恋”这三个词中可以深悟得到。这是一份隐藏在他心中的深藏不露的感情。
是啊,在短暂的甜蜜的爱情的背后,哪一天能缺少一个为家庭默默付出的贤惠的妻子呢?
诗经中《桃夭》中言:“之子于归,宜其家人”,说的就是这姑娘要出嫁了,家人的生活定美好。我想,古人们所写下的期望家庭和美文字,放在德臣兄的身上,这美好,也早已实现了:因为德臣兄的三个孩子在他们夫妇的栽培下都考上了大学,成为了国家的栋梁。也许这也正应着诗中“冬天开出洁白的花,夏天结出金黄的果”之句。是诗,更是生活。
       就我所知,德成兄亦有一颗善良的心。在家庭生活中,他说枇杷树感恩姐姐,在社会生活中,他用实际行动把感恩二字诠释得淋漓尽致。
去年,他和他的亲兄弟一起凑出了5000元钱来到我们学校,捐给了需要善款的学生。在寒冷的冬日,他们的善行义举,为学子抱薪,也送去了希望的烛光,这光足以照亮了学子前行的路。
德臣兄说,弟弟比姐姐得到更多的阳光的爱。其实我想在这里说,德臣兄的善行让学子也得到了更多的阳光,更多的爱。
       古语说,大道至简。
       有些诗,思想前卫,意识先锋,语言也新颖,让人透过刀砍斧斫,感到莫名的回肠荡气。有些诗连用几个似乎不相连的意象重叠、跳跃、渲染,透出作者对生活、对生命的感悟。德臣兄的诗,用质朴的语言说,这两棵树“紧紧的依偎在一起,走过生命的风雨,岁月的沧桑”,何尝不是对婚后几十年的平凡生活的感悟,对妻子的一片深情。
       舒婷《致橡树》中说:“我们分担寒潮、风雨、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她用这些话来表达出了对爱情的理解。
英国诗人彭斯在《一朵红红的玫瑰中》说:“你是那么漂亮美丽的姑娘,我爱你是那么深切;我会一直爱你,亲爱的,一直到四海枯竭。”他写的直抒胸怀,毫不遮掩,但侧重在了姑娘的外在的美。
       而德臣兄文中所言,“紧紧依偎在一起,走过生命的风雨”之句,应是对生活深悟之后的大彻大悟。妻子是自己这一生中最可托付的人,他感情深沉如此!
      德臣兄没有用“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惊人之句,借用“走过生命的风雨”几个字,就把已过知天命之年的沧桑感显得淋漓尽致。
         纵观全诗,平实自然,朴实无华,没有冗词赘句,亦无华藻丽言,却把对妻子的感激与感恩在了平淡的语言之中。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这是一首写给妻子的赞歌,感恩之歌,愿如德臣兄诗中所言,他和她一起,共怀赤子之心,走向永恒的美好。

                             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一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