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阳新网

楼主: 郭德臣

"婪"字心解

发表于 2021-6-4 20:26: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南省新乡市 联通
上传图片功能被限制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6-5 08:19: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南省洛阳市 联通ADSL
这样说吧,葛洪在《朴朴子》中说,我命由我不由天。葛洪是谁?葛洪对道教的贡献非常大,被道教奉为祖师,被尊为“葛天氏”。由是观之,天命不可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6-5 13:54: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移动
心医创始人 发表于 2021-06-05 08:19
这样说吧,葛洪在《朴朴子》中说,我命由我不由天。葛洪是谁?葛洪对道教的贡献非常大,被道教奉为祖师,被尊为“葛天氏”。由是观之,天命不可信!

        如果把人类社会比作一个人,那么每个人都是这个巨人的一个"小细胞"。那么,每个细胞各居其位,各司其职,这就是"天命",这没有任何迷信色彩。
        葛洪说"我命由我不由天",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说的。人要想修成神仙,本身就是一种逆天之举,想要达到摆脱自然规律对人的束缚之目的。但那只是极个别人能够成就的,普通人是望尘莫及的。想必创始人已经达到了那样的高度,才敢那样说。我是凡夫一个,只能"敬天命而尽人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6-6 07:20: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南省平顶山市 联通
郭德臣 发表于 2021-06-05 13:54
        如果把人类社会比作一个人,那么每个人都是这个巨人的一个"小细胞"。那么,每个细胞各居其位,各司其职,这就是"天命",这没有任何迷信色彩。
        葛洪说"我命由我不由天",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说的。人要想修成神仙,本身就是一种逆天之举,想要达到摆脱自然规律对人的束缚之目的。但那只是极个别人能够成就的,普通人是望尘莫及的。想必创始人已经达到了那样的高度,才敢那样说。我是凡夫一个,只能"敬天命而尽人事"了!

此言差矣!你未读过《鳌头通书》,所以你不知为人之道。真的相信天命的话,请先阅读《鳌头通书》。另外,你不觉得,你称呼我“创始人”有点儿……,建议你简称我“人”。就可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6-6 08:46: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移动
咬文嚼字,百家争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无对错,合理即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6-6 13:38: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南省洛阳市 联通ADSL
风声雨声 发表于 2021-06-06 08:46
咬文嚼字,百家争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无对错,合理即可。

言之有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6-6 20:50: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南省商丘市 移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6-7 21:26: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南省郑州市 联通

       大自然不是任何人家的后院。在自己家中谁都难以把大自然一览无余。
        但是,把中国先哲的集体智慧编篡成书的《鳌头通书》恰如其分的描述了大自然。准确地掌握《鳌头通书》的知识,是对大自然一览无余的一种方式、方法。
     《鳌头通书》对大自然的认识程度是现代科学技术在短期内无法追赶的。首先,她把太阳作为重要的空间标志,定义一层天地。人类生存的空间属于第一层天。天的中心是第七层天。第七层天的太阳被称作天心太阳,居于子位。并由是推论天命,认为天命具有不确定性,主动地、积极的创造条件,致使天命顺从人的意志。其次,以天命为依据,分排天命之间的关系,使用臭椿木做成的法器,把设定的场景、过程传递给指定的人,成为被造梦者的梦境。第三,主宰人类社会的疾病瘟疫。……
        《鳌头通书》极大程度的推崇个人英雄,从而不得不讨论德才的问题。就是这个原因,我将《鳌头通书》束之高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6-8 10:10: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移动
我喜爱读书,也爱买书,有一段时间,路过书店,不带几本书回家,就好像损失很多。到现在也算是家有藏书。
因为爱读书,还得遇幸事,记得在北京打工的时候,有一次刚从国家图书馆出来,路过紫竹苑,遇见查暂住证,我没有,但我向他们说明,我是一个读书人!拿出自己的读书笔记。我被放出来,其他的都被遣送!

但《鳌头通书》,这类的书籍却很涉猎,一是因为我比较鲁钝;二是没有时间去研究它;三是感觉如果过于趋吉避凶,有违天道。

平生与人为善,虽偶遭恶事,但也能平安度过!实在感恩前、今、后三世生灵的护佑!

但我对研命理的人是佩服的,对这类书籍是尊敬的!

子不语怪力乱神。我猜想孔子对没深撤了解的东西,是不会乱说的,但会保留一个尊敬!我听从孔子的教导,所以对这一门学问是尊敬的,对研究这门学问的人是佩服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6-8 13:46: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移动
行鸿爱教育 发表于 2021-06-08 10:10
我喜爱读书,也爱买书,有一段时间,路过书店,不带几本书回家,就好像损失很多。到现在也算是家有藏书。
因为爱读书,还得遇幸事,记得在北京打工的时候,有一次刚从国家图书馆出来,路过紫竹苑,遇见查暂住证,我没有,但我向他们说明,我是一个读书人!拿出自己的读书笔记。我被放出来,其他的都被遣送!

但《鳌头通书》,这类的书籍却很涉猎,一是因为我比较鲁钝;二是没有时间去研究它;三是感觉如果过于趋吉避凶,有违天道。

平生与人为善,虽偶遭恶事,但也能平安度过!实在感恩前、今、后三世生灵的护佑!

但我对研命理的人是佩服的,对这类书籍是尊敬的!

子不语怪力乱神。我猜想孔子对没深撤了解的东西,是不会乱说的,但会保留一个尊敬!我听从孔子的教导,所以对这一门学问是尊敬的,对研究这门学问的人是佩服的!

赞同您的说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