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阳新网

楼主: 行鸿爱教育

如何正确的培养孩子第三讲 身体是孩子成功的基石

 
发表于 2020-11-29 08:43: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移动
如何正确的教育孩子之第二十四讲
孩子眼中的灵光
“灵光”,指是神异的光辉!这种光辉表明孩子拥有对未来的热情、希望、自信等,是他对于自身和所处环境一种不慌不忙的掌控和信任。没有了这个,孩子的生命秩序势必会遭到破坏,从而产生一系列的负面效果。
什么情况下,孩子的眼里才有灵光呢?当孩子对事情充满了热情、希望、渴望的时候,他的眼睛里才会出现“灵光”。最初教学的那几年,我能看到孩子的眼睛里闪现出“灵光”,但最近十几年,已经很少看到了,并且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看到孩子的眼睛里充满了迷惘、混沌。为什么呢?他们只是被驱使着去努力。他们的努力,只是为了考试,为了父母亲高兴!他们在我们老师与家长地驱使下在很小的年龄,就失去了对知识的追求地热望!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越来越厌恶知识!一旦学业结束,他们便以一种最彻底的方式与知识决裂——撕书!现在在老师的压抑之下,已经不撕书了,把书全部卖掉!撕书还能发泄一下,现在连发泄一下的机会都不给他们!我就更担心了!

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做,才能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真正地看见孩子,最大限度地呵护孩子难能可贵的“灵光”?

还是看看慢养的孩子是怎样的吧!


美国学校教育是一个观察、发现、思考、辩论、体验和领悟的过程,学生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寻找资料、得出结论的技巧和知识。虽然他们学习的内容可能不够深不够难也不够广,但只要是学生自己领悟的知识点,不仅终身难以忘记,而且往往能够举一反三。
与此相反,中国学校教育深受孔子“学而时习之”思想的影响,老师把知识点一遍又一遍地硬塞给学生,要求学生通过不断地复习背诵,使之成为终身不忘的记忆。
这种教学方式对于传统的人文经典教育或许是有效的,但对于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而言,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学生的基础知识普遍比较扎实,但也因此束缚了思想和思维,丧失了培养创新意识的机会;更重要的是,死记硬背、繁重异常的基础教育,令中国学生普遍地厌学、不喜欢思考、动手能力差。


在我任教的这几年时间里,我又发现了一个很神奇的事情:孩子们在四年级五年级的时候,阅读写作能力还没有那么强,字也认不全。到了7年级之后,大多数孩子不会写的字都会写了,而且学习能力突飞猛进。经过了7年级,到了8年级,我们压根就不用去操心孩子们学习的问题,因为他们自己,就有着对自己严格的要求和强烈的求知欲。
而且,这种从儿童到青少年的转变,是非常明显且进步巨大的,尤其是学习能力。我观察了4个班,情况都是如此。
我最开始发现孩子们有这种转变的时候,心里也是很困惑的。孩子们怎么好像一夜之间啥都会了?

所以我们做父母与老师的要小心的呵护孩子们的心灵,让他们拥有对知识的渴望,在他们自己渴望的驱使下,自然激发他们对知识得追求,这种追求就能让他们终身拥有“灵光”。

我希望能够在这一年里,让孩子的眼睛里有灵光,心里有追求,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当孩子有了强烈的求知欲,你还担心孩子的成绩吗?

引用史代纳的一句话: 真正的教育能够穿透灵魂,渗入血液,不着痕迹。

用一句诗作结如何,他便是:
明明今古不曾藏,一点灵光常独露。

祝福孩子们都能健康成长!
祝福各位家长都因孩子的成长而快乐!
祝福祖国因孩子的成长而更加繁荣富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30 08:06: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移动
如何正确的教育孩子之第二十五讲
“糟糕透了”与”精彩极了”

《“糟糕透了”与”精彩极了”》是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我讲完后,说了一句话:母亲的“精彩极了”,让孩子拥有自信和前进的动力;父亲的“糟糕透了”,让孩子能够清晰的认识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值得赞扬的是母亲,也有父亲,但更值得赞扬的是孩子,他能从两者当中看到的都是对自己成长有利的方面!
他父母的做法,就如我们祖先的“太极”一样!一阴一阳,阴阳互动,万化乃生!

用一句诗作结如何,他便是:阴阳迭用事何穷,此是乾坤妙用。

祝福孩子们都能健康成长!
祝福各位家长都因孩子的成长而快乐!
祝福祖国因孩子的成长而更加繁荣富强!

附一: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美)巴德·舒尔伯格
记得七八岁的时候,我写了第一首诗。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我既腼腆又得意扬扬,点头告诉她这首诗确实是我写的。她高兴得再次拥抱了我。
“妈妈,爸爸下午什么时候回来?”我红着脸问。我有点迫不及待,想立刻让父亲看看我写的诗。“他晚上七点钟回来。”母亲摸着我的脑袋,笑着说。
整个下午我都怀着一种自豪感等待父亲回来。我用最漂亮的花体字把诗认认真真地誊写了一遍,还用彩色笔在它的周围描上一圈花边。将近七点钟的时候,我悄悄走进饭厅,满怀信心地把它放在餐桌父亲的位置上。
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实在等不及了。我敬仰我的父亲。他是一家影片公司的重要人物,写过好多剧本。他一定会比母亲更加赞赏我这首精彩的诗。
快到八点钟时,父亲终于推门而入。他进了饭厅,目光被餐桌上的那首诗吸引住了。我紧张极了。
“这是什么?”他伸手拿起了我的诗。
“亲爱的,发生了一件美妙的事。巴迪写了一首诗,精彩极了……”母亲上前说道。
“对不起,我自己会判断的。”父亲开始读诗。
我把头埋得低低的。诗只有十行,可我觉得他读了几个小时。
“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扔回原处。
我的眼睛湿润了,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3]。
“亲爱的,我真不懂你是什么意思!”母亲嚷道,“这不是在你的公司里。巴迪还是个孩子,这是他写的第一首诗,他需要鼓励。”
“我不明白,”父亲并不退让,“难道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么?”
我再也受不了了。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失声痛哭起来。饭厅里,父母还在为那首诗争吵着。
几年后,当我再拿起那首诗,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那的确是一首相当糟糕的诗。不过母亲还是一如既往地鼓励我。因此我还一直在写作。有一次我鼓起勇气给父亲看了一篇我写的短篇小说。“写得不怎么样,但还不是毫无希望。”根据父亲的批语,我学着进行修改,那时我还未满十二岁。
现在我已经有了很多作品,出版了一部部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我有个慈祥的母亲,她常常对我说:“巴迪,这是你写的吗?精彩极了。”我还有个严厉的父亲,他总是皱着眉头,说:“这个糟糕透了。”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是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这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1 07:23: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移动
如何正确的教育孩子之二十六讲
如何处理孩子出现的问题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事情都很正常!我们做老师与家长的,面对孩子们出现的问题时,要详细了解,勇于承认未知,不要武断粗暴的处理!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就有这样几件事情,我简单的说一下,以作借鉴:

记得那年初三,上化学晚自习时,我做卷子有些累了,就伸个懒腰,结果碰巧老师走到哪里,伸手把我拎起来,大声指责我:“我要打他!”真是开玩笑,无冤无仇,我打你做什么?从那时起,我厌恶这位老师!所以出现问题,我们做家长与老师的要问清楚!
二,
记得十多年前,刚开始做老师,看到一本关于怎样听课的书,书中讲:听课分听别人的课和听自己的课!于是一时兴起,便录了几节自己的课,反复听,并照此写下听课记录(听课记录与教案对教学的作用,出发点是好,但实际哪位老师做到了?检查者知道老师在做假,老师也知道自己做假是为了应付检查者)!但那年我偏偏写了真的教案与听课记录,其中有几节是听我自己的课!检查的黑领导十分严肃地对着校长批评:中学语文竟然还给学生讲《三国演义》、《水浒传》,而且抄听课记录抄的一点都不认真,把自己的名字都抄上!当时并没有给我解释的机会!后来还在全体校长会上点名批评。当时我并不知道。后来我调到另外一所学校,梨领导把这件事当做典型事例大讲特讲,我坐在下面,当时才开始学习“忍辱”,想一下,暂且当一个练习!我就微笑着看着梨领导!现在想起来挺有意思的!如果当时我没有学习“忍辱”!我会把他办的很难堪!所以家长与老师对于陌生的东西,要先问清楚,承认自己的未知。这样可以避免自己与他人的难堪!

后来又到了一所新学校,教理科的牛领导下到学校听课,当时我讲的是《散步》,我并没有按照平常的“字词、作者、句子、层次、中心”来讲,我把这篇课文提高到指导孩子们如何更好的过好自己的人生的高度讲!后来听他评课,说我讲的乱七八糟,好多东西没有讲到!哈哈,我不怪他,因为他被自己限制住了,他只知道传授知识,不知道语文的教化作用!理科的学习,掌握知识,用于考试。文科的学习,第一层次掌握知识;第二层次,指导人生!他在掌握知识的层次。剥夺愚人的愚昧权,是不道德的,特别是故步自封的上级!


所以当我们遇见孩子们的问题时,我们要问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遇见不懂的问题,要勇于承认自己的未知;遇见故步自封的上级,最好是闭口不言!

用一句诗作结如何?一句不行,两句便是: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祝福孩子们都能健康成长!
祝福各位家长都因孩子的成长而快乐!
祝福祖国因孩子的成长而更加繁荣富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1 08:29: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南省 电信
真好,希望女儿也能碰上像楼主一般的良师,也希望您继续坚持自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1 10:52: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移动
已经过了随水飘零的时候!到了“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年龄!敬请放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1 13:17: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南省 电信
常听老公提一位他的淮中老师,高风亮节,却不官场不如意,其实国家,社会,我们都很需要您们这类人,也渴望更多的人加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1 20:18: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移动
没有高风,也不觉亮节!本分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2 07:44: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移动
如何正确的教育孩子之第二十七讲
良性循环与恶性循环之二

人活着,有两种状态:要么是良性循环状态,要么是恶性循环状态。这两种状态往往是分离的,不可能是同时的。也就是说,人要么生活在良性循环状态,要么生活是恶性循环状态。一个人之所以越来越成功,是因为进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一个人之所以越来越失败,是因为进入了恶性循环的轨道。

孩子们在家里都给父母表演了三个循环:良性循环、恶性循环、恶转良循环。良性循环是双赢,恶性循环是双输,恶转良循环是变双输为双赢。良性循环与恶性循环很多时候都是在无意识之中被推动的!我们都希望是良性循环,但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会遇见恶性循环。遇见恶性循环时,我们要转变!怎么转变呢?
首先让自己冷静下来,不要陷在情绪之中。陷在情绪之中,会产生更大的矛盾。俗话说:“冲动是魔鬼”!一旦被魔鬼牵着走。双方的矛盾会越来越大!世上很多伤害的事情都是因为没有很好的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以致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其次叫停双方的行为!叫停双方故意伤害的行为,为下面的沟通做好铺垫。
最后,交流双方的观点,沟通双方的需求看看能否打成双赢的结果!我和一位妈妈的争论的焦点是我没有讲——练习册!在我的观念里,练习册是不用讲得,不会的题,课下问一下!而且在讲课文时,已经把部分提题带出来了!在她的观念里练习册一定要讲!我把讲练习册的时间用作更有意义的事情上面!她或许认为这是错误的!我已经给她做了解释!但没有听进去!所以我只好叫停!她的需求就是我要讲练习册!但孩子们需求是我带给他们更多的知识,更大的提升,更深的思维!在两者之间,我会选择满足孩子的需求!我给他做了详尽的解释,并未听进去,未能达到双赢,我很遗憾!只能叫停!我记得我在上三年级时,我与哥哥同班,一天老师让写数学作业,有一道难题,计算特别复杂!老师先讲了复杂的算法,又讲了简单的算法!我哥哥简单的算法没有听懂,我听懂了,看到哥哥还在艰难的计算。我说:“哥,我给你讲讲,特别简单。”哥哥瞪了我一眼,说:“我就用这种复杂的。”那也只能由着他了!世界上有很多东西,我们能给他帮助,但也有很多,我们无可奈何!

用一句诗作结如何,他便是: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祝福孩子们都能健康成长!
祝福各位家长都因孩子的成长而快乐!
祝福祖国因孩子的成长而更加繁荣富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3 00:17: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南省焦作市 联通
培训机构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3 06:47: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移动
你好,很抱歉,我不是一个熬夜的人!学一点中医,知道熬夜很损身体!希望你也不要再熬夜!
如果有这样的教育机构,何尝不是一件幸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