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0-10-30 10:13: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移动
如何正确的关爱孩子第六讲
关于孩子的惩罚的讨论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白天与黑夜、休息与工作、赞赏与惩罚等等,我们的先人用太极图巧妙的告诉这一点。仅有一面是有缺陷的,可一部分人只要一面,可能吗?关于孩子的教育,有些人发表议论说:对孩子只能赞赏,赞赏,再赞赏!如《赏识教育》的周宏!教育部也颁发条令,禁止体罚学生!但现在又说把惩罚权给老师,自掌其嘴!一些人总是不是极左就是极右,其实老祖先早就告诉我们要——中庸!我们要赏识孩子,但也不能放弃惩罚!有很多媒体妖魔化惩罚,妖魔化老师,导致现在很多家长对老师不信任,稍微一点惩罚便上纲上线,无限放大,有关部门也顺应这个潮流!导致现在很多老师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孩子肆无忌惮的玩耍而毫无办法!这对教育来说是一场灾难!
在二十多年的教学中,有些学生几句话就可以解决问题,而有些学生的确需要敲几下的,不敲一点办法也没有!我们栽种果树,你光浇水施肥,不剪枝摘叶,果实结的多吗?如果浇水施肥属于赞赏孩子,剪枝摘叶那就属于惩罚!有些家长该说,孩子是树吗?的确孩子不是树,但道理是相通的!
但如何惩罚呢?我先说三不惩罚。
有三不惩罚:
一,好坏不分的孩子,不惩罚!(有一次一位学生抄别人的作业同桌提醒,他反而怨恨同桌,我问他,知道自己的错误吗?你该感谢你的同桌,还是怨恨?该名学生回答:“不知道”。我说:好,不明事理的学生我不教!你下去吧!三天后,学生找我说:“老师,你教我吧!我知道自己错了”。我说:“好,既然你明白事理,我就继续教!”)
二,在讲完道理后,不明白的不惩罚(在讲完道理后,明白道理了,就在问一句:这一戒尺,该不该敲!学生说:“该”。敲一下!很多人就该有疑问,学生既然明白了,又何必多此一举!不是多此一举,而是十分必要,犯了错误,就要受到惩罚,他以后就知道,我犯错误,付出的代价很大,这样他就不敢再犯错误!长大后,再想犯错误时,自己心里就有个衡量了!如果不敲一下,他就会想没什么大不了的,这样走到社会上,就会犯更大的错误。那时再想挽回,晚了!)!
三,家长不认可的,不惩罚(事前与家长做好沟通。明白事理的家长,很好!如果你遇见不明事理的家长,你麻烦可大了!所以尽量给自己少找麻烦!)!
老师的惩罚,基本上四种形式:抄作业、训斥、体罚、请家长!这四种形式应该针对的是四种错误:抄作业针对的是,由于贪玩作业未完成;训斥针对的是行为上的错误(上课分心、辱骂别人、肆意打闹等);体罚(我指的体罚是用戒尺敲左手心,当然我指的是正常的老师,老师的队伍非常庞大,虐童的老师也有!)针对的屡次犯错的行为!请家长针对的是十分严重的,屡次不改的行为(现在动不动请家长,有点太过。)!
有一次在讲桌上,不知哪位放一根小短棍!我就趁机讲起戒尺(我讲课相当一部分是随手取物,以物育人):
戒尺:
戒——戒掉坏习惯!
戒——惩戒,犯错误就要付出代价!
尺——丈量,丈量你的行为是否符合规范!
尺——规范,规则!
古时私塾,戒尺是挂在教室前边的墙上,一是警示;二是惩戒!老师取用时,要先恭敬的在心里默念:“列为古圣先贤、孩子的祖先,我替你们教训孩子!”然后再双手取下,道理讲明白后——敲打!
最后一句:心有戒尺,行由所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