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阳新网

楼主: 行鸿爱教育

如何正确的培养孩子第三讲 身体是孩子成功的基石

 
发表于 2020-12-15 10:07: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移动
如何正确的教育孩子之第三十九讲
培养一个心中有光的孩子

怎样才能培养一个心中有光的孩子呢?犹如就如种树,需先在根上先滋养他,以品德之养分来灌溉,孩子才能心中有光。
怎样培养一个心中有光的孩子呢?
一, 帮助孩子正确地评价自己、认识自己的优缺点。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都是自己擅长的地方,也有不擅长的地方。帮助孩子正确的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在正确认识优缺点的基础上,建立自信。只要这种自信建立起来,孩子就能永不言败。自信的建立使孩子心中有光。这种自信能促使他在学校,他能找到自己的立足点;步入社会,能找到施展才能的地方。孩子找到施展才能的地方,他的生活就会越来越好!很可惜的是很多家长对这没有清醒的认识。一味地驱使孩子往不擅长的地方发展,结果往往事倍功半!有些甚至造成悲剧!

二, 教孩子认识负面情绪,学会疏导。就算是自制力极强的成人,在遇见无法处理的问题时也会感到崩溃、难过。我们要做的,不是把孩子训练成一个不发脾气的乖孩子,而是要教孩子合理发泄自己的情绪。比如让孩子把不开心的事情写下来,然后撕碎;让孩子去空旷的地方喊叫,发泄自己的愤怒情绪;或者如果孩子有其他的兴趣爱好,都可以成为情绪的宣泄口。发泄情绪不可怕,可怕的是孩子不去发泄自己的不满,在心里憋的太久,很容易出问题。我的一位忘年交告诉我:他经常给孩子说,孩子,这里是你永远的港湾,不管你在外面做多大的事情,家永远向你敞开。他的话给孩子无穷的动力与底气!现在有些父母动不动就说,不听话,就不要你了!这样的话会让孩子没有安全感!安全感缺失的孩子极易出现事故!

三, 父母情绪稳定,是最好的榜样。有一句话:父母情绪稳定,孩子长大后,对人间琐事更宽容,也更有幸福感。为什么?因为父母是孩子接触到的最直观的人际影像,他们对于人际关系和社交设定的来源往往来自于自己父母。父母给孩子的气定神闲,会让孩子更有机会,也更从容,更无所顾虑地去走向外面的世界。不要让我们的情绪,磨灭孩子通往美好世界的梦想。为人父母,情绪稳定而乐观,才能让她在最初狭小的世界里,慢慢对自己进行构造。

用一句诗作结如何?他便是:心中有光,无惧昼短夜长。

祝福孩子们都能健康成长!
祝福各位家长都因孩子的成长而快乐!
祝福祖国因孩子的成长而更加繁荣富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16 11:02: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移动
如何正确的教育孩子之第四十讲
让孩子学会与社会相处

翻开《傅雷家书》,你看发现:教导孩子如何为人处世,傅雷格外的用心。“万万不能动火,令人误会”,“理直也不要气壮,得理也要饶人。”,“态度谦恭,虚怀若谷”,“做人最忌交浅言深”。教会孩子和世界相处的能力,才是父母对他最大的保护。孩子能融入社会,游刃有余,才是父母最值得骄傲的事。
怎样教育孩子学会与社会相处呢?
一,鼓励孩子与社会交往。孩子需要和他人进行良好的交往,只有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才能让他们取得好的发展。孩子们学到的,对将来有用的知识大部分来自他的同伴。现在大部分家庭为独生子女家庭,孩子成长过程中本来就缺少伙伴。如果家长有意无意地限制和减少,孩子与同伴的交往的机会,孩子就失去了许多交往的机会。失去交往的机会,也就是去成长的机会!在和同龄儿童共同的游戏中,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能得到提高。还能加速孩子自尊心、自信心的形成,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缺少伙伴的孩子容易造成孤僻、自私、冷漠、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性格。
      二,父母应该正确对待孩子交往中出现的冲突。孩子在交往的过程中出现一些冲突和争执是很自然的,父母不应过多干预,要尽量让孩子自己来解决问题,通过独立解决冲突和争执,使他们学会协调、同情、忍让等处世技巧,这往往是在与成人的交往中学不到的。  

三,家长应适当地带孩子进入自己的社交圈,让孩子到外面去串门,找小伙伴玩耍,也应该允许自己的孩子邀请小伙子伴到家里来作客。孩子可以体验交友的欢乐,在这个环境中学会分享、忍让、沟通等最基本的人际交往方式。孩子在一起可以互相模仿、互相促进、互相启发,对孩子的智力发育大有益处。孩子与小朋友会交流感情,增加乐趣,为他以后与人正常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础。
孩子们很多时候比大人还孤独,比大人还渴望交朋友,父母常常重视得不够。有的家长更在意让孩子学这学那,其实学会了与人交往和相处,懂得了合作、宽容和谅解,学起东西来就会更快更出色。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际交往的功能越发显得重要,如果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就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交往愿望,教给他们的交往技能,对孩子来说将是终身受益的。

用一句诗作结如何?诗却不成,一句便可,他便是:孩子若不懂与世界相处,一切都是徒劳。

祝福孩子们都能健康成长!
祝福各位家长都因孩子的成长而快乐!
祝福祖国因孩子的成长而更加繁荣富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17 07:58: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移动
如何正确的教育孩子之第四十一讲
学会逼孩子一把

有远见的父母,都懂得逼孩子一把。每一个优秀的人背后,都有一个“狠心”的父母。傅雷在孩子学习上是出了名的严厉,对学业教导只一句:“没吃足苦头绝不能有好成绩!”俗话说,惯子如杀子。那些会“逼孩子”的父母,其实活得最明白。孩子学习的最佳年龄错过了,就再也回不来了。与其让孩子未来后悔不已,宁愿让他现在埋怨自己。
台湾著名作家刘墉的一对儿女都非常出色,儿子是哈佛大学博士,女儿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都是世界一流的名校。你们想知道他是怎样做的吗?台湾著名作家刘墉的孙女要参加朗读比赛,刘太太让他辅导。于是,有一段时间,每天要给孙女上课。但他教孙女时,却是规矩严格,说几点就是几点,早一分钟也得在外面等。下课时间到了,多一分钟也不延长。刘墉称,这是存心的,目的是让小孩建立起时间观念。讲课时,刘墉也常让七岁的孙子旁听。虽然孩子很顽皮,但旁听时有严格规定,要乖乖坐好,不许出声。刘墉说,十几天下来,两个小家伙最大的进步就是知道尊重课堂。
刘墉还讲了一件事:刘墉说,到了吃饭的时间,儿子还没有下来吃饭,那么是不等他的,会自己先吃。等儿子来了,就只能吃剩下的饭菜,剩下什么就是什么,剩下多少就是多少。
在我们大多数家庭里,吃饭时孩子是最重要的人,孩子不来要三番五次去叫,不来大家要等,就算有事不能过来,哪怕是在玩游戏,也会把最好的饭菜给他留足,然后别人再吃。哪一种作法最好?恐怕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我觉得,刘墉的作法最具有教育意义。

再举郭德纲教子一例:郭德纲的原话:“你把他骂够了,他出去之后就没有人再骂他了。”郭德纲所说的“骂”,指的是对孩子犯错误的严格管理和惩罚,指的是给孩子从小立规矩,遵守规则,并不是说天天无缘无故骂孩子,但仍然有读者觉得这样做并不恰当。

有人就会问,难道家不是温暖的地方吗?非要骂才是管教吗?都什么年代了还延续这种方式?这实在是错误地理解了家庭温暖的含义,也忽视了家庭教育的严肃性。

有人喜欢惯孩子,我的一位邻居就是这样。他家的独子从小要啥就给啥、想啥就做啥,一定是有求必应。无论多么出格的事情,做出来父母都会原谅,一丁点管教的意思都没有。最著名的一次,是妈妈刚刚把饭做熟,孩子就把一泡尿痛痛快快都撒到了锅里。令人难以理解的是,一家人不但不生气,还哈哈大笑。这种事本来别人是不知道的,但他的父母把这事当成笑话,逢人便讲,像孩子考了一百分一样荣耀。长大后,孩子更是经常调皮惹祸,不断被人找上门来,父母不断帮着擦屁股,但从来没有想过要严格管他。最后,听说他和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终于出了点不大不小的事,“进去”了。相信在里面,肯定没有人惯着他了,相信现在他的父母,肯定心中会有悔意。他不知道“惯子不教如杀子”。

用一句诗作结如何?诗却不成,一句便可,他便是:社会不是你妈,没人会惯着你!

祝福孩子们都能健康成长!
祝福各位家长都因孩子的成长而快乐!
祝福祖国因孩子的成长而更加繁荣富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18 07:51: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移动
如何正确的教育孩子之四十二讲
重视孩子“逆商”的培养。

所谓“逆商”就是:一个人在逆境中承受挫折的能力,以及反逆境的能力。养育子女,从来不是让孩子吃饱穿暖这么简单。挫折教育,是孩子人生的必修课。傅聪成为一代大家,离不开他超强的意志力和抗打击能力。正如傅雷所说:“一个人吃苦碰钉子都不要紧,只要吸取教训,所谓人生或社会的教育就是这么回事。 ”
人生的道路漫长,既不可能永远顺利,也不可能永远失败。在胜利的时候展开笑颜;在失败的时候,也能爬起再战!邓小平爷爷的三起三落便是经典!假如他一蹶不振,只能成为流星,落能复起,让他成为“东方打不倒的小个子”。老爷子的经历我们无法重复,但他面对挫折的能力,值得我们学习!
现在大多数家庭,大多数学校忽视逆商的培养。一味的宽容,一味的赞赏。可你知道吗?宽容的背后是骄纵,娇纵的后面是无视规则,无视规则就要受到惩罚;赞赏的后面是自傲,自傲的后面是妄自尊大,妄自尊大的的后面是轻视别人,轻视别人的后面是被人遗弃。最近一些人都听说了,一个外面都赞赏的孩子跳湖了!如果你不注重孩子逆商的培养,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一旦遇见挫折,留给你的可能是永远的哀伤!
如果你不想这样,那就尽快培养孩子的逆商!培养逆商可以从以下三点做起:
一,接纳,教会孩子接纳。我接纳这次挫折!我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我接纳这个世界的不完美,我接纳我的人生的不完美!但我可以在不完美中追求完美!
二,面对,帮助孩子面对!这个世界的事情,分三类:老天的事情,他人的事情,我的事情。老天的事情,用心灵的祈祷(有人说,迷信,我只能呵呵!中书堂的事,外人怎能知得?不抬杠,不多说),他人的事情,可以帮助他人改变,但最主要还是自己的事情,自己需要调整!华人心灵大师张德芬说过:这个世界,除了我,没有别人!是的,的确是!
三,忍耐与坚持,教会孩子忍耐与坚持!我在邓老爷子的南昌小道长时间的徘徊!也仔细的看了南昌机械厂的有关邓老爷子的展览!读到他多次给汪东兴写的信!刚刚易折,柔软得生!
现实世界既非一片美好,也非满是邪恶!我们既要在邪恶中去追求美好,也要在美好中发现邪恶!

用一句诗作结如何?一句不成,一首即可,他便是周恩来总理的来于1917年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大江歌罢掉头东》: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祝福孩子们都能健康成长!
祝福各位家长都因孩子的成长而快乐!
祝福祖国因孩子的成长而更加繁荣富强!


附一:刚刚易折,柔软得生!

来到这里已有一段时间,在这一段时间里,多次想来到小平小道,但前两次都被老板生生拽回来,今日终于来到这里。邓爷爷当年被下放到这里,体会一下他当年的感觉,不禁泪流!一腔报国志,远徙到天边!我想邓爷爷对当年韩愈也深有同感: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唐朝·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 好收吾骨瘴江边。

面对此境,是闲游五湖之上,是对酒尽余欢,还是迂回,以待时机!

三起三落,尽显人之韧性,成就不世之业,尽在邓爷爷!追昔为了抚今,想今日我之遭遇,又算什么?爷爷在这里肯定犹豫过、徘徊过、痛苦过,也反思过!他反思的不是自己政策的对错,而是如何实现自己的正确的政策!

我呢?以后该如何行事!这也是我要反思的问题!

诸多游人,拍照而返,在此反复行者,唯我一人而已!

微斯人,吾谁与归?

在来之前友人多次阻拦说,那里没有什么可玩的,是的,没有什么可玩的,仅有一条极其普通的小土路罢了!但正是这条极其普通的土路,记载着伟人那一段的心路历程,令我心向的也正是这一段历程,正好,这一段我也有此一段经历!感恩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18 10:44: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南省商丘市 移动
近来反省,发现有些不妥之处,语句表达欠妥,请读到的朋友,多指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19 07:53: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移动
如何正确的教育孩子之第四十三讲
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傅雷在信中写:“世界上最有力的论证莫如实际行动,最有效的教育莫如以身作则。”孩子对世界的认知,从模仿父母开始。

我的一位朋友,在30岁的时候已经赚取了足够的财富。喝茶,打牌,娱乐等生活。但这个时候,他发现他的孩子不听他的说教,有时候还反驳他!好在他是一个事理通达的人,很快他就发现了问题所在!三十五岁又重新开创一份新的事业!做的很成功!孩子呢?成为企业的骨干!有一次聊天,他说:“如果我吃喝玩乐的话,孩子也会像我一样吃喝玩乐!嘴上的说教是没有用的,只有行动,才有说服力!这就是”身教重于言教“。孩子不仅仅看你说什么,更看你做什么?所以我们做老师与家长的不仅仅要注重言教,更要注重身教!要言行一致,当言行不一致的时候,你说的天花乱坠,孩子也不会听的!

巨富之家,三代而折。为什么呢?一代勤苦,二代享乐,三代挥霍!这是也不是什么魔咒?人的本性如此!但也有走出这个规律的,那就是”诗书传家久,勤俭继世长“。

家庭是台复印机,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复印件出了问题,一定要回溯到原件上去找原因。俗话说,三流父母做保姆,二流父母做教练,一流父母做榜样。做最好的自己,才能教育出最好的孩子。
你是保姆,是教练,还是榜样呢?

用一句诗作结如何?诗却不成,一句便可,他便是: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祝福孩子们都能健康成长!
祝福各位家长都因孩子的成长而快乐!
祝福祖国因孩子的成长而更加繁荣富强!


敬请批评指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20 10:31: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移动
如何正确的教育孩子之第四十四讲
和言悦色,是父母一生的修行。

杨澜曾问过一位哲学家:“为什么我们把好的一面留给外人,却把坏的一面留给了最爱最亲的人?”哲学家回答:“这个错误我也经常犯,平时在外面受了气,也会表面装作和风细雨,否则容易吃不了兜着走,而回到家里,家人成为宣泄的渠道太容易了,不用避讳,也没有太大副作用,尤其在面对我们最亲的孩子时。”
世间最丑恶的脸,莫过于一张生气的脸。我们总是习惯给家人摆臭脸,将心里的委屈发泄到家人身上。殊不知,这是最消损自己福气的行为,父母是家中福田,子女是未来佛,对家人不好,就是对佛不敬。

我们把和言悦色给擦肩而过的陌生人,却把脾气怒火给最疼自己的家人。父母养育你,妻儿关爱你,家人才是永远支持你、陪伴你的人,我们却容易将坏脾气给他们,伤害他们,折损自己的福德。
一个家庭的幸福,从好好说话开始。向外人发脾气,成本太高,尤其是在职场中。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好口碑,很有可能因为某一次说了不该说的话,发了不该发的脾气,全然崩塌,轻则同事关系闹僵,重则饭碗也难保。因此,成年人,在外打拼,都渐渐习惯于隐藏自己的真实情绪,再窝火,也表现得云淡风轻。而向家人发脾气,根本不需要考虑后果。因为,家人永远都不会责怪我们,大不了,就是几天不说话。过段时间,一切又如往常。
可是,伤在心里,谁也看不见,摸不着,日积月累,原本亲密无间的感情,也会有细小的裂缝。俗语有云:“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最爱的人,给予的最恶劣态度,往往是一生都难以治愈的伤痛。
古贤说“色难”,就是说对家人最难做到的是“和言悦色”。对父母最大的孝是和言悦色,对妻子最长的情是包容,对孩子最好的爱是尊重。
待人和言悦色是一个人最难得的修养,对家人和颜悦色是最高境界的修行。
北风与南风比赛谁的力量大,看谁能把路人的大衣脱掉。北风吹得猛烈,行人将衣服裹得越紧;南风轻轻拂动,人们却热得解开大衣。这就是“南风效应”:宽容的力量,远强于惩戒。傅雷就深谙此理:他从不惩罚谩骂,而是平等温和的沟通,将道理教给孩子。对孩子大吼大叫,是无数家长的通病。
记得提醒自己,好好说话,不仅仅是为了让家里人开心,更是让自己开心。人生苦短,事业上再成功,也比不上有一个温馨的家庭。如果爱你的人,都得不到你爱的表达,在他们最需要陪伴的时候,你给予的只是一句句冷言冷语,到了退休的那一天,谁还为在意你呢?

教育需要和言悦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21 09:48: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移动
如何正确的教育孩子之第四十五讲
如何面对别人的欺负

今天早晨有一位男生哭了,问起原因,是因为旁边的几位同学挤兑他!嘴说不过别人,只得哭了!
其实哭也是一种面对困难的方式,也有成功的案例!哭换来别人的同情与怜悯!战国时期,申包胥哭求秦兵,恢复楚国就是!但这种方式我并不赞成!
我等他情绪平和下来,问他:“以后你怎样面对这种状况,还用哭吗?”他摇摇头。我继续问:“怎么办?”他还是摇摇头。

处理问题的方式有三种:躲避、求怜悯、直接面对!
一,躲避。有些时候,是可以用的,对方很强大,强大到自己想尽一切办法,也无法战胜!可以选择暂时躲避!
二,求怜悯。展示各种委屈、柔弱,来求得对方的怜悯!有时候也是可行的。申包胥立于秦廷,昼夜哭,七日七夜不绝其声。秦哀公怜之,曰:”楚虽无道,有臣若是,可无存乎?”乃遣车五百乘救楚击吴!
三,直接面对。怎么过来的,就给对方怎么回过去!我不侵犯你,你也别想侵犯我!这就要求你有足够的能力保护自己!这种能力来自日常的练习!我不宣扬暴力,但我不拒绝暴力!在讲过这句话的时候,我加一句,这句话,我收回来,你们权当没听到!

如果你不想锻炼,没有足够的能力保护自己,还直接面对,只有被虐。所以自己要想好!

用一句诗作结如何,他便是: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祝福孩子们都能健康成长!
祝福各位家长都因孩子的成长而快乐!
祝福祖国因孩子的成长而更加繁荣富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22 10:30: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移动
如何正确的教育孩子之第四十六讲
背诵的方法

今天早晨在观察学生背书,发现一些同学还是在背仰脸书。只是背了,字都不会写,意思也不理解!做任何事情,都是有方法的,得其法,事倍力半;不得其法,事半力倍。我讲一讲复习背诵的四个步骤:
一,指字读一遍,把每个字都认清。目的是处理自己不会的字。
二,背诵一遍(每个字都在眼前浮现出来)。
三,找出自己不会写的字,用心记!
四,重新背诵一遍(字浮现在眼前)!
这样等于在背的时候,默写了!时间短,效果好!
但有些同学说:”老师,我不习惯这样。”我回答:“强迫自己采用。”有些时候就是这样,不是你想不想,而是你应该不应该!

用一句诗作结如何,诗却不成,朱熹老先生的一句便可,他便是: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祝福孩子们都能健康成长!
祝福各位家长都因孩子的成长而快乐!
祝福祖国因孩子的成长而更加繁荣富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24 08:58: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移动

如何正确的教育孩子之第四十七讲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昨天我在黑板上写十个字“成人不自在 自在不成人”。俗语“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可以大致理解为:“一个人如果想要有一番作为,那一定不能够任性妄为;天天逍遥自在的人,一般都成不了什么大事。”所以,这句俗语乃是告诫后人:想要成就大事,就得忍常人所不能忍之事!

苏轼在《留侯论》当中写道:“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苏轼认为“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正在的勇士究竟是什么样的呢?苏轼认为“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具有这种“过人之节”,才能够被称之为“大勇”!
韩信自幼失去父母,在生活中屡屡遭受欺辱与歧视,但是他胸怀大志不以为意。有一次,韩信遭遇屠夫的欺辱,要求他要么承受胯下之辱,要么用刀剑刺人。面对乡间地痞的欺辱,韩信并没有“拔剑而起,挺身而斗”,而是选择承受“胯下之辱”,最终韩信成为一代名将!这也就是俗语所说“成人不自在”,由此可见:想要成就大事,就得忍常人所不能忍之事!

王安石在《伤仲永》当中,就描绘过一个少年天才方仲永,方仲永5岁就能够写下诗句,可谓是天赋异禀、无师自通。然而,方仲永有这样高的天赋,其父亲并没有给他提供更好的平台让其学习进步,反而利用方仲永的天赋赚钱。最终方仲永天赋耗尽,落得“泯然众人矣”的地步。

方仲永从天才沦落为庸才,就是“自在不成人”最好的例子。由此可见:一个人纵容天赋异禀,如果不积极上进,也成不了事!

有些家长既想要“自在”,还想让孩子“成人”,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任何人都面临着“自在”和“成人”的两难处境。你生活在社会当中,一方面希望有更多自由,另一方面又发现面临着种种约束。这是两难的,人的一生就是在这种两难处境当中找到最佳位置。

  用一句诗作结如何?一句不成,一首即可,他便是有道是:
“自古成人不自在,一味自在便凶顽。
教民岂是将民苦,烦你无非使你安。”

祝福孩子们都能健康成长!
祝福各位家长都因孩子的成长而快乐!
祝福祖国因孩子的成长而更加繁荣富强!

备注:这篇文章大部分是借用的!感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